(通訊員:陳洪平 羅臣平 任麗琴 徐蔚薇 何雨鮚 徐佳佳)退伍老兵是歷史的見證者,也是紅色文化的締造者。為進一步提升同學們志愿服務實踐能力,同時提高同學們的愛國愛黨熱情,“紅色感召”黨史學習教育團走訪牌坊社區、北門社區及金沙村等地方,開展“拾起紅色記憶,感召時代青年”聆聽退伍老兵故事特別活動,走訪5位退伍軍人,繼承紅色革命精神,爭做紅色文化傳承人。
熊成學同志的故事:三次報名參軍,堅定不移的從軍夢
“祖國的未來是年輕人的,祖國的發展需要你們來奮斗?!边@是63年黨齡的退伍老兵熊成學爺爺對青年的期望與寄托?!凹t色感召”黨史學習教育團走進退伍老兵熊成學的家中,了解他的從戎故事。
熊成學爺爺當兵之路并不一帆風順。他回憶到:“1957年我第一次參加入伍測試由于年齡太小沒通過;1958年我第二次入伍測試但是又因為沙鼻子被拒絕;1960年我才成功通過入伍測試,開啟了我的軍旅生涯?!?/p>
軍旅生活一開始便是六年?!暗谝淮未蛘痰臅r候,當時還有點緊張呢,沒想到自己能夠堅持下來?!毙艹蓪W爺爺笑笑說道。1964年,熊成學爺爺代表所在連隊參加全軍大比武,“魏鳳和司令員帶領我們參加11個項目,我們連隊得了個第二!”談起往日榮光,熊成學爺爺不自覺地比起大拇指。
在談及為什么如此堅持地選擇參軍時,熊成學爺爺激動地說道“當兵就是我的愿望!當時的國際形勢緊張,作為一個青年人,我想為祖國出一份力?!?/p>
如今熊成學爺爺已經83歲高壽,但身體依然非常硬朗,熊成學爺爺的兩個外孫也受到他的影響毅然決然地選擇前往邊疆參軍,將保家衛國代代相傳,堅定地成為報效國家、服務人民的人。
朱德平同志的故事:對越反擊“神槍手”,赫赫軍中一面旗
“快!穩!準!狠!”這是七旬老兵朱德平同志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團隊成員在合川區金沙村見到了這位歷經沙場的戰爭英雄,聽他述說那段反越戰爭的烽火歲月。
精神矍鑠、樂觀健談,是團隊隊員們對朱德平同志的第一印象。說起過往,他娓娓道來。 1979年,他光榮入伍,駐足中國邊境并擔任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沖鋒槍手班長,為國家的和平與穩定奮勇抗戰。戰爭是殘酷的,是艱險的。然而,朱德平在這樣的艱苦抗戰階段下也絲毫沒有消磨他心中的那份信念。朱德平同志表示:“三等功”與他而言不僅僅是一份榮譽,更是一種激勵。在部隊訓練期間,他飽含著時刻準備的精神狀態以及嚴守部隊紀律的自覺態度,并為整個對越自衛反擊戰做出的諸多貢獻。
朱德平同志我們得想辦法把這些歷史精神留住,更好地傳承并發揚光大,刻不容緩地挖掘、整理、保存他們身上蘊藏的紅色記憶!
胡虎同志的故事:掩藏思鄉情,從戎獨遠行
從抗日戰爭時期的“原子彈是紙老虎”,到20世紀50年代對“蘑菇云”的追逐,再到中國積極參與核能研究,核武器對新中國歷年發展歷程的政治意義大于軍事意義。胡虎是一名參加過核武器試驗的退伍老兵,作為參與中國核試驗中通信保障系統的一員,回憶起那段崢嶸歲月,他總是心潮澎湃。胡虎1991年參軍接受任務,當時他對任務內容一無所知,只能聽從領導指示。在執行任務過程中雖然難免會想念家里人,但是由于全程需要保密,只能抑制思念之情不給家里人寫信聯系。
“‘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起爆!’是我當兵生涯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996年胡虎退伍,結束了5年的軍旅生活,雖已遠離部隊但也難忘在部隊的生活,也一直保持著在部隊里的生活作息。胡虎只是為中國“核實力”發展作出貢獻的眾多軍人之一,他們值得青年學子尊重、致敬!
趙文軍同志的故事:憶崢嶸歲月,享美好生活
歷史因銘記而永恒,精神因傳承而不滅。團隊成員們來到合川區牌坊社區,看望慰問了退伍老兵趙文軍,為老兵送上祝福。隊員們與趙文軍老兵聊天談心,一起聆聽著趙文軍老兵講述他在隊伍中的經歷:在1985年,趙文軍受中央軍委命令,開赴云南老山對越反擊戰。
他談到記憶中最深刻的一件事是當他在休息時收到了政府以及一些大學生送來的慰問信,這使他在硝煙彌漫的戰斗中,心田似落下雨后甘霖,感到到一絲甜味。當他回憶起這些暖心時刻,團隊成員們看到了他眼神中的光芒,閃耀著輝煌與堅定,團隊成員們也在無形中接受了一次特殊的愛國主義教育,身臨其境地感受到老兵致力于維護國家安全的革命精神。
為期多年的艱苦戰斗,趙文軍同志于1987年正式退伍。離開軍隊對他來說有或多或少的遺憾,但“對越反擊戰”的那段經歷,在軍隊的那段回憶,依然會在他如今幸福美滿的家庭生活中被提起。
蒙海清同志的故事:昔年風雨如晤,希望寄于青年
一路走來,一路坡,一路走來,一路歌。團隊成員來到合川區銅溪鎮金沙村拜訪退伍老兵蒙海清。蒙海清爺爺對團隊成員的到來也十分開心,通過與蒙海清爺爺的交談,團隊成員了解到蒙海清爺爺已經91歲高齡,他是在1951年應征入伍的,服役期間參加過抗美援朝、貴州山剿匪等斗爭。在剿匪路途中,無論前路坎坷亦或是布滿荊棘,他不曾有過想要退縮的想法。
聆聽著蒙海清爺爺的一言一語,團隊成員們被他深深的革命精神所打動,在他回憶這段崢嶸歲月的過程,多次說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祖國的強盛和人民的幸福生活?!泵珊G鍫敔斒冀K把祖國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重于一切,這種舍己為國、艱苦奮斗的精神,正是一代代中華兒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的無盡源泉與動力。蒙海清爺爺在1956年退伍之際,政府為他安排工作,社會各界為他送去了無微不至的關照,他非常感謝黨、政府和社會各界對他的關懷,也將為人民服務、為國家奉獻的精神寄托于青年一代,希望他們傳承紅色革命文化,不斷發揚光大。
鮮衣怒馬少年時,不負韶華行且知。青年志愿者是服務社會的主力軍,更應牢記黨的殷殷囑托,投身到基層服務,貫徹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凹t色感召”黨史學習教育團成員們將繼續深挖紅色故事,保護紅色資源,讓紅色人物“亮起來”、把紅色精神“揚起來”,將紅色基因“傳下來”。
編輯:田雨揚